经常有人会问:大家都说信息差就是价值,那你获取信息差的渠道有哪些?
对普通人而言,没钱没权,第一桶金大多是靠信息差获利来积累的。像我第一次做副业赚钱,靠的是囤国外的打折商品,给国内渠道供货赚差价,利润上限不高,但是个很简单的模式。那问题来了,都说靠信息差赚钱,为啥别人发现信息差特别容易,好像满地都是信息差随便捡,偏偏你就盲人一样两眼一抹黑,什么信息差都看不到呢?到底怎么获取信息差?利用信息差获利的能力,到底怎么培养呢?
根据自己的经验,试着给大家总结一下。
1.让价值流通,就是一种价值
在讲如何培养信息差获利能力之前,有一个问题,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弄清楚,甚至根据没有去细想,那就是:为什么信息差可以获利?在我们的意识里,商人走南闯北,把南方的货物卖给北方人,再把北方的特产卖给南方人,一来一回赚个盆满钵满,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:为什么以前商人获利,需要南北千里奔波,把丝绸之路走完要累个半死,现在普通人在家就能利用信息差获利了?
你可能要说,因为现在有互联网了啊——这个回答不完全对。你让古代装上互联网,古人就能网上做生意了?也不能。我们知道,最早商人这个词,来源于商朝。因为商朝人喜欢做生意,所以就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.因为社会整体生产力不足,很多人饭都吃不饱,商人提供的流通价值就没有那么重要。
所以,生产力就是商人利用信息差获利的一个重要基础,生产力越充足,流通的价值就越大。
像最近电商直播飞速发展,为什么?因为这么多年工业发展之后,我们国家在某些领域的制造能力已经溢出了,特别是疫情之后,连外贸工厂也要往国内销货了。当大批低价优质的生产力得不到释放时,流通需求就非常迫切。可问题是,生产力越是旺盛,流通反而越是困难。上世纪90年代,产品触达消费者最好的方式是什么?在央视黄金时间做广告。那个年代,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,大家黄金时间看的都是央视,自然也都看一样的广告。
但现在的产品再去央视无脑打广告试试,可能亏的底裤都不剩。为什么呢?因为生产力提升之后,我们的生活质量都上升了,生活质量一上来,整个社会就开始分层了。不同地域、收入、兴趣的人,解构成一个一个小圈子。不仅富人跟穷人玩不到一起去,甚至富人和富人之间、穷人和穷人之间,互相也看不对眼。社会圈层被解构成无数个小圈子,触达所有圈层的难度增大了,流通的价值也就增大了。信息差里的“差”,就“差”在这里。社会越发达,圈层越多,差值越多,信息差获利就越容易。所以:不要觉得信息差获利是在投机倒把,让价值流通起来,本身就是一种价值。所谓信息差,本质上是圈层之差,如果你不能理解圈层,你就理解不了信息差。
2.和更多的圈层泡在一起
总有人问我,你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差?
我真的回答不出来,后面你就知道为什么了。
诚然,很多付费社群可以高效快速的获取一些信息,但想要自己拥有敏锐的信息差觉察能力,我认为只有一个方法:跟更多的圈层泡在一起。
前面说了,信息差来自圈层之差。如果你不泡在里面,你就很难与不同圈层的人产生共情,也就很难发现他们的需求。
不泡在快手抖音里,你很难理解为什么有大批人放着品牌货不买,去买网红的低质贴牌货。
不泡在微博里,你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些微博卖特产的博主,带货能力完全不输电商直播。
不泡在豆瓣里,你很难想象一帮女权人士前脚鼓吹不婚不育,后脚就在叫卖试管婴儿的生意。
不泡在虎扑里,你很难想象脱发、护肤等产品在直男圈子里的需求竟然这么旺盛。
不泡在B站里,你很难想象有考研UP主只有一万粉丝可以做到百万课程营收。
还有微商圈、宝妈圈、创业圈、古风圈、大学生圈......等等圈子里,如果不泡在里面,你都很难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消费方式和需求。
为什么要泡在这些圈子里? 因为一个圈子里能做成的生意,在另一个圈子里,有一定概率也能做成。
比如之前我说的抖音老照片修复的生意。短视频放一些修复老照片的特效,然后引流到微信,收费帮人修复老照片。很简单的一个生意模式,红利期一个月营收可以做到六位数。
这个生意之前有没有?有的,只不过比较小众,仅限于有需求且搜索能力足够强的人群,他们会自己找到修复照片的服务。
但把这个生意在抖音的圈层里再做一遍,触达人群扩大了,信息差带来的利润就出现了。
同样的道理,像卡通头像定制、球鞋手绘定制、沙画定制......这些生意以前有没有?
如果大学生圈子里,会发现一些有个性有想法的消费者会去淘宝购买这类服务,仍然比较小众。
但把这个生意搬到抖音再做一次,效果可想而知,因为已经有大把的人在做了。

评论